我们的手作计划
第一集《榫卯智慧》
讲中国人几千年的榫卯智慧。早在七千年前,河姆渡人就已使用榫卯,凸出来的部分称为榫,凹进去的部分叫作卯。榫卯相契合,器物完美衔接。藤是天台山里最富生命力的植物,坚忍不拔,以柔克刚。明朝末年,原籍浙江天台的工部侍郎告老还乡兴建旧居,他把藤蔓绵长、缠绕不绝的寓意,带到门窗家具制作中,并命名为“一根藤”,但是随着木制品的没落,这门手艺也渐渐消失。在浙江,有一群木工师傅,他们恢复“一根藤”手艺,并且进行创新,让木头灵动起来,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生活用品。 [4]
第二集《乡土木情》
主人公之一李学民,是河北邯郸的沙窝村里的一个普通村民。这个村是中国民间手工木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曾经全村的人都会制作沙窝木碗,现在会做的人已经寥寥无几,而李学民就是其中会做的人之一,他平常在外乡的建筑工地上干活赚钱养家,用少有的回家做农活的时间恢复木碗工艺。 [4]
第三集《构木为巢》
这一集中的吊脚楼,虽然相对的是少数民族苗族的吊脚楼,但事实上少数民族是跟汉族一起是中华民族传承的一部分。池建新说“木文化有两个方式,一种是存在你的生活,另一种是存在你的精神,而整个传统的乡村领域,承载乡村生活的精神就是戏台,比如乐平的戏台,这个戏台做的非常豪华,非常讲究,现在乐平每年还在唱戏,几乎每天都有戏。” [5]
第四集《以木相传》
第五集《古木新生》
有着“木匠界宫崎骏”称号的主人公“郑爸爸”却与之相反,一开始,设计木作是为了女儿的事业,但是一件件做下来,他才愈发坚定了自己一直隐约的坚持,慢慢地爱上了这件事情。而他制作的木工制品受到了一批年轻人的喜爱,用一句时髦的词语来阐述就是——小清新。 [4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