傣族织锦
傣族(罗马字母:Dai),又称泰族(泰文:ไทย,罗马字母:Thai)、掸族(罗马字母:Shan)等,民族语言为傣语(泰语),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。
傣族视孔雀、大象为吉祥物,民间故事丰富多彩,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,爱洁净、常沐浴、妇女爱洗发,故有“水的民族”的美称,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。
傣族分布在中国、印度、越南、柬埔寨、泰国等国家。2000年,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15.9万人。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。其余的散居在景东、景谷、宁洱、澜沧、新平、元江、金平等30多个县。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、老挝、越南接壤 。
傣族织锦技艺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工艺,图案的设计是通过熟练的纺织技巧创造出来的,多是单色面,用纬线起花,对花纹的组织非常严谨,它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方传统手工织锦技艺之一,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
其有棉织锦和丝织锦二种:棉织锦基本用通纬起花,以本色棉纱为地,织以红色或黑色纬线;丝织锦则既有通纬起花,又有断纬起花。
傣族织锦出于妇女之手,体现了傣族地区男耕女织的农耕社会风习。傣族妇女劳作之余,在彩锦上织造出高洁的荷花、挺立的槟榔、吉祥的孔雀、庄重的大象、威严的麒麟和龙凤、佛塔等图案,表达了傣族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。傣族织锦往往以白底衬托单一独立的图案或多次重复的连续图案,还有些图案呈现为剪影式的侧面造型,形象生动、轮廓鲜明,给人以深刻的印象。此外,傣族织锦还强调图案的对称性、对比性和连续性,讲究疏密结合、具象和抽象结合。
傣锦主要产地分布于傣族世居的云南德宏、西双版纳、耿马、孟连等地的河谷平坝地区及景谷、景东、元江、金平等县和金沙江流域一带。